山河永志 家国故梦 ——写给我心中的靖苏


忽然觉得该为他们写点什么。

自己的《琅琊榜》剧评系列写到第二十三集,重温剧集的时候再次看到赤焰旧案尘封的真相第一次被完全地揭露,悲壮哀凉天地同泣,看到当夜长苏与景琰久久相对,三问三答如千钧之重的立誓与盟约,心绪依然久久激荡难平。

于是很想写写他们,也在内心深处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写写他们。可是我总是如此惶恐,萧景琰和梅长苏这两个名字,这一段情义,于我而言实在太重太重。我是如此珍惜、如此仰慕、如此之爱他们,爱到只觉得小心翼翼不敢触碰,生怕自己笔力不深理解不够,稍有些偏颇,都是对他们的一种辜负。

或许这篇文章会文体不明主旨也不明,可我终究想把心中与他们相关的一切,都落在文墨之间成为有迹可循的纪念,以求问心无愧而已。



第一次听到《赤血长殷》,是当初《琅琊榜》首播大热时,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大结局的片段。

那时候,对于这部剧的故事情节几乎算是一无所知,所以,我不知道那块红布之下掩盖的牌位寄托着怎样的悲欢,也不知道那个一身玄衣的人眼里的哀伤又是因何而起。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赤血长殷》,还是仅此一遍就唱进了我的心底。更在一瞬间就触动我心的,是这样一句词。

“守我山河家国依旧”。

一直在想,世间有万千种情感,可我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足够合适的形容,足以概括萧景琰与梅长苏之间的情义。若说是挚友,显得实在太过泛泛。说是兄弟,又觉得只停留于关系的亲近与密切,但不曾表达出独属于他们之间的彼此懂得与默契。说是知己,又觉得太过云淡风轻,少了他们之间那种拼尽终生至死不渝的轰烈与热血。

后来我懂得,山河家国,这四个字,才是铭刻牵系于两人之间,最深最重的印记。有山河家国相连的情义,才是属于他们的境界与格局。以山河家国为魂的萧景琰与梅长苏,才是完完整整的萧景琰与梅长苏。



私炮坊爆炸之后,萧景琰一时误会了梅长苏,身边的霓凰情急之下口不择言地说了一句:“无论是谁这么说都有恶意,更何况是他”。

“更何况是他”。

早已对剧情熟稔至极之后,偶然细细品味了一番这句不经思索就道出的话,个中滋味,竟带着几分令人感动感慨不已的温柔。

林殊与萧景琰之间的情义,在最了解、最熟悉他们的霓凰眼里,是一种怎样坚不可摧、无需质疑的存在。

对于林殊而言,就算全世界都不能理解他,萧景琰也该是那最后一个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的人。

只要你不是萧景琰,你就从来不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懂林殊的那个人。

无论经历过怎样的万千劫难,怎样的沧桑变换,只要他们还是他们,这份彼此的信任与了解,就不可能被改变分毫。

那是一种独属于他们两个人之间情义的,无可替代的惟一性。



是的,萧景琰与梅长苏之间的情义,有着很强烈的惟一性。

在贯穿第二十三集和二十四集的这场三问三答的立誓里,当数尽了所有利弊得失,看透了所有前路艰难之后,萧景琰依旧毫无犹疑地说出一句“要查”,那一刻,梅长苏原本一直低眉敛目的神情里,明显闪过了一道光。

从“我想选你,靖王殿下”开始,到这里对拜郑重地立下盟约,再到之后两人并肩为战步步为营,萧景琰,已经成为梅长苏全部的期盼与寄托,是梅长苏倾尽自己的所有,也要去保全的惟一。是的,他别无选择,但同时,即使有过十三年的分离,即使经历了太多人事变迁,他也始终那么相信他的选择。而对于萧景琰来说,梅长苏也是他兀自一人苦苦守候了十三年之后,足以让他看到一线希望的,他所能够依靠的惟一。

我觉得他们之间最令人感动的,是从始至终,无论十三年前还是十三年后,梅长苏对萧景琰近乎于执着的相信,和萧景琰对梅长苏/林殊的近乎于执念般的铭刻与守护。最深重的绝望与黑暗里,一点微光都带着足以点亮世界的温度。更何况,他们本就是彼此的世界里,永远不灭的光之来处。



世间情义有千万种,从狭义的私人情感,到更广博的家国大爱,都在其中。而在我心目中,以真心相付的情,大致会有三种境界。

其一是为对方毫无保留的牺牲与奉献,有着甘愿随时随地抛却自己的坚持、追寻甚至生命的心。很多过于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故事,总会塑造出这样如可歌可泣的悲歌一般的情节,引以为情义之坚的最好见证。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情,在格局上未免有些失于狭隘。

在此境界之上的情义,是在彼此关心守护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人格与理想的独立。两个人可以成为彼此最坚强的后盾,但却不会有盲目的自我舍弃。他们彼此关爱,却会始终不忘自己心之所向的方向,坚持着各自的理想与信仰。比如《风起长林》中的萧平旌与林奚。

而对于萧景琰与梅长苏之间的情义,则并非以上的情形所能说尽。他们对于对方的义无反顾,不是那种过于卑微的自我放逐,而是源于两个人内心深处的信念与心志本就若合一契。他们不分你我,也不是因为舍弃了各自的人生追求,而是因为他们此生最坚不可摧的理想,从来都是向着完全一致的方向。于他们而言,只有两人共同去追寻梦想的清明,或去抵挡这世间如晦的阴暗与风雨。而在他们之间,所谓的亏欠也好,误解也好,彼此的付出也好,从来都不值得计较,不值得在意。

就恍如,他们两个人最深处的灵魂,本就是来自于同一处。

正所谓,如同一人,不外如是。


赤焰昭雪的漫漫长路上,他们的相扶相持、肝胆相照,让我仿佛觉得,哪怕不为任何过往的私交与旧情,他们的并肩同路,是一种即使只来自于两个人信念的相仿、灵魂的相通,也注定会形成的金石难摧的莫逆之交。

而这样的“如同一人”,也是他们之间的这种惟一性,最令人感动且钦羡的地方。

说到底,萧景琰没有对不起梅长苏,他曾经对这个并不熟识的阴诡谋士所产生的那些质疑与误解,本来就是梅长苏自己的安排中所刻意隐瞒的必然结果。而他将自己伪装成萧景琰最不可苟同的样子只为能让他脱身于情感的牵绊,也本就是基于林殊对萧景琰全然的懂得与了解。同样的,梅长苏也没有对不起萧景琰,虽然他明知他无意朝局争斗却依然推他走上了夺嫡之路,也明知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便再也不会如曾经一般尽管放逐边关却至少无人在意无人加害。因为他们两个人最终背负的,本就是一样的心愿。他对萧景琰的扶持,助他赢得权力,得以昭雪旧案,其实对于萧景琰而言,也是一种救赎与成全。

七万忠魂的重担太过沉重,萧景琰守着林殊的心志,与他一同承担。夺嫡之路太过艰险,烈狱归来的林殊又静默地护在萧景琰身后,替他挡下所有明枪暗箭。

梅长苏说他一定要保全景琰身上的赤子之心,其实那一份赤子之心,又何尝不是他心底最深的眷恋与渴望。将这份希望留在萧景琰的身上,于他而言,也是一样的安慰。

从来不分彼此。




关于断铃立雪。谈到靖苏关系永远不可能回避得开的一段。

其实这一段,对于电视剧的改编,我是比较认同的。

或许以原著小说先入为主的观众会更容易对剧中的这一段有所争议,毕竟小说中自始至终,两个人的争辩上也没有导致这般激烈的冲突,萧景琰足够冷静,梅长苏也没有爆发,一切点到为止。而在剧中的改编里,萧景琰的一意孤行,梅长苏的难以自抑,两人之间激烈到几乎决裂的争执,都显得让人太过揪心。

可是我觉得,情义之深重并不会因为一两次这样的争吵就被磨灭淡化,两个人之间的默契也不是非要通过从始至终唱和得宜全无争议的平静才能够体现。这场看似决绝冷硬互不相让的争执背后,如若认真想来,在其中流转不休的,始终都是浓重深沉到化不开的情义与暖意。

我也见到过有人议论过有关梅长苏的人设。这怎样也不该是一个一向隐忍自持、理性谦卑的谋士应有的反应。

可是问题在于,梅长苏,他本来就不是靖王身边的一个普通的谋士。他终归是林殊,是与萧景琰相识数十载的朋友,是那个带着一身血气与任性的、会一秒气急败坏地喊着萧景琰的大名又在下一秒和他勾肩搭背打成一片的林殊。特别是在萧景琰面前的时候,无论他想要如何伪装,如何掩藏,他永远不可能真正抛却前尘抛却悲喜,仅仅做一个谋士而已。

其实,萧景琰带着满眼的悲伤与不容置疑的决绝,说着“难道我能回答他说,不值得吗”,梅长苏眼中隐约的泪光已然掩藏不住心中被瞬间触动的柔软,从那一刻开始,梅长苏就已经不再是梅长苏了。而在此之后,他所有的带着怒火的呵斥也好,带着深挚的劝慰也好,早已在不经意之间,全部变成了以林殊的身份,在与他生死至交性命相托的朋友,以他熟悉的属于他们的方式,说着所有的话。

我甚至会觉得,这样的一场忘记身份抛却一切的争执,对于他们而言,都像是被给予的一次久违的慈悲。这两个在绝望的阴云下孤寂、压抑、隐忍了太久,在这艰难的世道上苦苦支撑了太久的灵魂,却在这一刻,能够面对着自己最信任最熟悉的那个人,全然不顾一切敞开心扉地释放出所有的心绪,又何尝不是弥足珍贵。


这一刻是激烈悲壮的,但同时对于他们而言,对于观众而言,也是酣畅淋漓的。

毕竟在我心目中,萧景琰不该只成为一个站在制高点上不苟言笑的正义化身与道德标杆,梅长苏也不该是他心中认定的那般只为了复仇翻案而存在的符号,他们本就更应当是有情感、有软肋、有弱点的,生动而鲜活地存在着的人。



我想我算是懂得萧景琰的。即使是在这一段被旁人无端指责最多的情节里,对于他的坚持和选择,我也从最初开始,一直都是理解而为他疼惜的。

说到底,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是一场收益与代价之间的权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萧景琰执意去救卫峥的选择是太过明显的得不偿失,违逆着天家威权,赌上了所有的尊荣与前程,去投身于一场以命相搏几乎全无胜算的抗争中。可是其实对于萧景琰来说,他之所以会坚决地选择去救,是因为这件事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远比常人想象中,要重得太多太多。

不复清明的时局,不辨是非的人心,他看得再清楚不过。所以他也最能够明白,历尽千劫九死一生的卫峥,如果他不有所作为,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会甘愿为这浴血而归的赤焰忠魂再做些什么。在这黑白颠倒的世道面前,即使他也势单力薄,但他却几乎已经是此刻卫峥的一条性命所拥有的惟一依靠。

同样的,这也是在此时萧景琰的心目中,他还能为逝去的林殊所做的,还能尽力去弥补自己心中亏欠的,最触手可及的一件事。

承受分离已是人间极苦,更苦的是心中承受着永远无从释怀的愧意。他说“只恨我当时不在国中”,未能在当年他们最无助痛苦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是萧景琰心中历经了十二年的岁月都未曾磨灭半分的愧疚,纵然这份他加给自己的重担,从来就不应该问责于他。所以在这个时候,萧景琰会把卫峥的性命,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或许也并不夸张。


在我看来,在别无选择的绝路上甘愿舍弃自己向死而生地拼力一搏,哪怕舍弃自己也义无反顾,那是一种值得仰慕与敬重的胆识与勇气。反之,在本可以避免更大损失的情况下,依然一意孤行,那才能够算得上是不合时宜、丧失理性的意气用事。

而这里的萧景琰并不是后者。他的目的在于救出卫峥这件事的结果,而非偏要“自己出面”,以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涉险,以触目可见的诸多代价,去证明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之所以会如此坚定地要求自己去救,是因为付出这些代价,是他此刻惟一的选择。事实上在雪中的争吵过后,得知江左盟已派人营救过只是未能成功,萧景琰也显出愧意,梅长苏提出靖王府的人不能出面,自己会去安排此事,萧景琰也随即听从,选择了这样一种尽量趋利避害的方法。

这也是我认为电视剧的改编更合理的一处。在原著里,萧景琰在已经得知城门劫囚是江左盟所为的情况下依然说出了怀疑梅长苏为了利益不顾良知与情义的话。纵使冲突没有发展到争吵和决裂的程度在很多人看来是完美化、理性化了萧景琰的形象,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情节反而不妥,这从本质上才是给萧景琰的形象增加了不该出现的凉薄与冲动的成分,他看似并没有那么执拗的坚持,也反而更带上了毫无意义的飞蛾扑火的痕迹。

我相信萧景琰心中是始终明了的。他如何能够看不透,选择去救卫峥便如孤身陷入虎狼之穴,等待他的将是多大的牺牲。可是这时候的萧景琰,他还能怎么做呢?一边是赤焰昭雪的长路上终于看到的一点微光因为这一次的涉险而归于更深寂的绝望,一边是眼睁睁看着林殊曾经最亲密的战友终于幸免于当初的劫难却又再次生死攸关,看着七万冤魂中历尽艰险幸存的生命即将因为自己的袖手旁观而再次归于灭亡。

选择哪一个,又放弃哪一个,对于萧景琰来说,难道不都是太过彻骨的残忍么。



重审旧案的准备已经十之八九,赤焰的清名很快就能重现天下,你为什么要说,不能和以前一样?

就算这件案子翻得再彻底,我也只能是梅长苏,不能变回林殊了。

为什么不可能?只要污名洗雪,你当然可以得回原来的身份,如果谁敢对此有所异议……

你先听我说完,苏哲是什么样的人,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身为阴诡之士,行阴诡之术。虽是夺权利器,却终非正途。

可是……

景琰,对于我而言,翻案就是结局。可是对你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那又怎样?

……


如果非要说萧景琰头脑发热地意气用事,那或许也该是在这里。

反而应该是在这一段,相认后两人仅有的一次纯粹的敞开心扉的交谈里,整个过程中的萧景琰,始终都在不经意地流露着一种不应出现在跻身朝局已久足以独当一面的太子殿下身上的感性、冲动,与有些不合时宜的急切与焦灼。

他心中怎能没有百般焦灼。故人终于相认,这些年埋藏在心底所有的怀念与牵挂终于等到了安放的归处,而与梅长苏不曾相认的两年带给他心头的自责与歉疚也同样尽数翻涌而出。这一刻的萧景琰,才像是真正全然忘记了此时应有的冷静自持,忘记了所应顾及的人言物议。他一刻也不想再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想尽自己所能去偿还、去弥补、去让林殊重新拥有他本该拥有的一切。神情与言语之间流露出的那种近乎于偏私的袒护,或许才能够真正算得上是不顾一切的不理性的典范。

可是到了这一次,恐怕再也不会有人因为萧景琰这样的一点超出理智的意气用事而心生指责之意,激荡在每个人心底的,只有为了他们而久久萦绕不去的痛惜与酸楚。

因为他们真的已经没有时间了。


梅长苏与身边所有的亲人旧交,都至少,还曾有过这两年里毫无保留的相知与陪伴。惟独与萧景琰之间,连这最后珍贵却相见不相识的两年,都成为了承载着梅长苏最深邃苦涩的隐忍,和萧景琰余生里抹不去的追悔伤痛的片刻时光。

太过惨伤的分离,太过短暂的重逢。以至于所有的情怀尚且来不及诉尽,所有的理想尚且来不及兑现,梦寐中那个去伪存真、清明坦荡的朝局,还来不及亲眼看得到,就不得不去面对又一次的诀别。

靖苏之间是虐心的。太虐心。可是每每说到他们之间的虐心之处,我想到的却从来不会是那些争执,那些误会,毕竟这份经年累积而成的情义其自有的深度,本不必旁人为之多虑。甚至他们每一次的所谓争执背后,细细品去,都是带着感人至深的深情与厚谊的底色。在我心中,他们真正最虐心的地方,从来都是源于倔强地守着一盏孤灯在这暗无天日的世道上踽踽独行的艰辛卓绝,和无情的命运早已为他们划定的永远无法团圆的人生轨迹和最后结局。

那是这世上再强大的人都无力与之相抗的绝望,也是再深彻刻骨的情义,也无法抹平的无奈,无法改变的注定遗憾。




遗憾。

一生从未得到,是苦。

得到后却又失去,更是苦。

失而复得,而后得而复失,是世上最苦。

生离死别,是痛。

来不及认真告别的生离死别,更是痛。

一生中和同一个人生离死别两次,是人间极痛。

萧景琰和梅长苏,完完整整地经历了以上的所有。

可是我想说,对于他们而言,最苦最痛的,从来不止于此,更在于“遗憾”二字。

什么都来不及,什么都太匆促。


当初一颗珍珠的许诺,在一场猝不及防的劫难里错过了十三年。这一次一同看尽大梁天下的约定,随着梅长苏又一次的失约、又一次的一去不还,再度成为了萧景琰此生永远无法兑现的遗憾。纵然梅长苏为自己谱写的结局已成定局,但对于其他的所有人而言,至少他们都曾有机会知晓一切,有机会认真地珍惜最后的时光,甚至陪着他走完最后的路。

可他与萧景琰之间,在前夜的城墙之上,萧景琰含着满眼的泪光真挚到几近恳求的一句“好吗”,梅长苏闪烁着目光隐忍着心中激荡浅浅道出一句“当然”的谎言时,一切就已经悄无声息地结束。十三年前的遗憾还来不及尽数弥补,未能愈合的伤痕上就又被刺上了更深更痛的伤口,纵使肝肠寸断追悔莫及,却再也等不到故人归来的那一日。

每每想起靖苏的故事,我总是会说,我是真的不敢去想那个坐在皇位之上九五至尊的萧景琰此后的人生,片刻都不忍心去想。那并不是因为觉得他脆弱经不起坎坷,一个故友的离世就足以搅乱他全部的余生。而是因为,他太坚强,坚强到我足以想见他会如何将所有的悲痛与心事都深深地埋在心底,而后敛起所有的悲欢在孤寂中独自前行。

又或者,我也曾经想过,也许对于梅长苏的选择与结局,萧景琰也早就猜测得到了。所以出征前的那段对白,是梅长苏对萧景琰最后的一次隐瞒,而萧景琰也默默地随着他的心意,陪他演完了最后的这场戏。如果这段故事终究不可能圆满,他便用自己的毕生遗憾来换取对方的得偿所愿。

因为从来都是彼此懂得的,所以舍弃与成全,也从来都是心甘情愿。

这份情义,是有多深多重。



重温过越多遍他们的故事,越会真真切切地为之感动震撼。越爱他们,越会因为更多的细节而为他们落泪。

可是我从来不愿用“悲剧”去形容属于他们的结局。因为我甚至想不出一个更好的结局。

虽然依旧避不开离别,避不开生死,可是他们用不灭的赤心与肝胆谱写出的这一段孤绝却壮丽的故事,在眼泪的背后始终灼热的,却是不变的忠义、挚情与希望的温度。

戎马疆场,那是他们曾经共同的理想。

长林为祭,见证的更是他们共同的期盼。

直到故事终结天各一方,他们各自守护的,也依然还是两个人共同的心志。

依然初心不改,依然如同一人。



情义千秋,谨以山河为志。

赤心不弃,终为家国铭镌。


文/莫凭阑



评论(23)
热度(269)
  1. 共1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